返回

善败者刘备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四章 转折 人性比智商更关键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风景边聊天,非常惬意。

    诸葛亮正在不亦乐乎的时候,刘琦命令手下将上楼的梯子去掉,随后哭丧着脸可怜兮兮地向他求救:“今天这个地方上不至天,下不至地,只有你我二人,你说的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,绝对没有第三个人知道。现在你可以给我出个主意了吧?”

    刘琦如此有诚意,诸葛亮要是还不出主意,就有点不近人情了,他含蓄地说了一句:“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,重耳在外而安乎?”

    两人都是聪明人,明白这句话的含义,是在家待着很可能像春秋时期晋国太子申生一样被干掉,而跑到外边就能保全性命,说不定还能像晋文公重耳一样曲线救国,最终当上老板。

    因此,在黄祖死后,大公子刘琦发扬风格,主动争取前往死亡之地江夏出任太守。

    对很多人来说,离权力越远越安全。

    比如刘琦。他一旦离开荆州权力中心襄阳,就等于放弃与刘琮争当接班人。蔡瑁等人自然也乐见其成,不会从中阻挠;何况以刘琦的用兵才能,会不会成为又一位因公殉职的江夏太守,蔡瑁以为实在是不好说,也不可说。

    诸葛亮出山以后,就一直心向刘备。他的这一妙计,实际上是计中计。对刘琦来说,出任江夏太守,虽然也很危险,但至少不用生活在阴影之中,可以暂时保住性命;对刘备来说,就多了一个有力的帮手,日后可以联手对抗荆州实力派蔡瑁、蒯越等人。毕竟一个手握兵权的太守,比一个不受宠信的公子强太多。

    于是,刘琦带着几分侥幸几分惆怅,前往江夏弥补黄祖的空缺。从能力来说,公子刘琦并不比太守黄祖强多少。只要江东的风浪一来,刘琦很可能成为下一个因公殉职的高级干部。

    在乱世三国,平静不是常态,战争才是。

    不久,果然起风了,这次的风浪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猛烈。

    风从北方来。


第四章 转折 人性比智商更关键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